联系我们
- 报名热线:
- 0791-852377220791-852377550791-852399220791-85235522
- Q Q:
- 2919267030
- 邮 箱:
- 2919267030@qq.com
- 地 址:
-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南莲路176号
民德学校:赏名家《背影》,创我作《背影》,我的文章你来评!(一)
作者:彭晓萍 来源:初二年级 更新时间:2018-11-05 浏览量:5215
前 言
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有一篇创作于朱自清之手的经典散文《背影》,本文无论从字里行间透露的情感,还是朴实无华的语言,亦或文章的构思方法,都值得让中学生们好好揣摩,认真学习。爱活用的民德初二(1)、(6)班学生在学完《背影》之后,欣欣然也翻出一份份创作的欲望,表示也要写一篇《背影》以与名家量差距,一天的构思,五十分钟的创作,倒也形成了一篇篇尚可入眼的文墨。
今天,小篇将之放于本地,借各位之才思,恭请大家对以下十八篇文章作些点评,也助孩子们更上一层楼!
一
橘子树的背影
魏识逻
从小到大,最令我难以忘怀,最让我敬佩的,不是某个人的背影,而是奶奶家的橘子树的背影。
这是一棵很丑很老的橘子树。它长得十分矮,就像树中的侏儒,然而它又十分地胖,它那茂密的树叶似乎十分不想向上生长,反而卯足了劲地向两边伸展自己的身躯。我第一次看到这棵橘子树时,竟误以为这是一个贴满树枝的大三角形。
而幼时的我,是不认可橘子树的外貌的。在那时的我眼中,奶奶家的橘子树比其它任何树都难看,看看那残缺不全、暗淡的叶子,怎么比得上叶子如针,亮得反光的松树?还有树干上的虫洞,整棵树显得过于低调、朴素。
这棵树放在奶奶家整洁的院子里,未免有些扎眼。为此,我曾多次向奶奶提出抗议。奶奶的远房亲戚,看到奶奶家的院子,都不免要感叹:“这么好看的院子,种上这么一棵树,真是可惜了!”奶奶却说:“不急,不急,到了秋天你们就知道了。”
我有些奇怪,转头看向奶奶,只见奶奶笑而不语,好像把答案藏进了眼睛,但眼神却在安抚我:不急……怎么不急?我心想着,口头答应奶奶。
我扳着手指头算着日子,时间倒也像在与我开玩笑,我越是着急,他走得越慢。
终于,日子一天天过去,橘子树一天天变化着,蜕变着:它的活力一点点地散发出来。日子又一天天地过去,它的成熟也长出来了--“她”开始孕育生命。
先是像一颗颗小豆子,接二连三地从枝丫间冒出来,变大,变黄,多像孕育着一个个生命呀!终于,揭晓答案的时刻到了。
当我走进奶奶家的院子,瞧见橘子树,我惊呆了,她把生机勃勃、硕果累累等成语发挥到了极致!她的叶子一扫之前的暗淡,换上了月亮的新装,而她挂着的金黄的果实,遮住了她丑陋的虫洞,满院子都弥漫着金黄色的果香。
一阵风吹过,橘子树炫耀似地摇晃起来,仿佛是在给我看:“看,我多么漂亮。”她又怜爱地看向她的孩子们,母亲的成熟使她的美丽再升一步,让她的美散发光辉,我将永远记住,橘子树,她的背影!
临走时,回头再望一眼橘子树,眼里充满敬佩之情,马上要升入初中,这个背影,我还能看多少次?
二
爷爷的背影
潘世弘
朱自清父亲的背影,让朱自清潸然泪下,而我爷爷的背影,也让我的眼眶涌出泪花。
我的爷爷有 60多岁了,可身子骨仍是很硬朗,只不过有些微微发福罢了。要不是看过他的身份证,光从外貌上来看,说他是我的大伯也不足为奇。
他似乎没什么衣服,每天都是一件花绿相间的衬衣,和一件似乎穿小了的黑色外套。这
么一打扮,真像因为体重超标而不能飞翔的燕子。
然而他的手臂力量强而有力(多半是搬多了货物所导致的),每一次去体育公园散步和锻炼,
单杠都可以吊个八九分钟,再轻松的下来,引得旁人赞叹连连。
不过我当时还小,不知道分场合,总笑他像一个砝码一样吊在那里,既不会向上也不会向下十分呆板。丝毫没有注意到他当时的脸色,现在想想,唉!自己当时真的太对得起他了。
在我五岁时,爷爷带我去了公园。他带我去坐旋转木马,去玩碰碰车。在我划船时,一不小心撞到了岸边,树枝划到了他。我忙问他有事吗?他笑着说:“没事儿。”那个笑容,让我很放心。
我本来以为他会永远年轻,永远快乐,永远开心……可我发现我错了!
我 11岁那年。姑姑在合肥意外去世噩耗,像一夜之间,压垮了他的脊梁。他动不动对我发脾气,由于我被他宠坏了。也大发一通脾气,最后摔门进入房间,其实我当时就发现,他变了。
之后,他经常板着一张脸,嗜睡。毫无生活趣味。也不提出去走走,散步之类的事了,还十分喜怒无常。经常和奶奶吵架,这也是人之常情。毕竟中年丧女,白发人送黑发人。当然需要发泄,我当时只认为他需要发泄。
在我 12岁时,他摔了一跤。这毕竟是很常见的事,顶多是破点皮流点血。过一会儿又生龙活虎,活蹦乱跳的,并无大碍。我当时在想:“并不会出什么事的。”可他在地板上摔了一跤后,便起不来了,还一直捂着腰说疼。我们忙将他扶起,把他送医院——他把腰摔骨折了。我才懵懵懂懂的发现:“他变脆弱了!”
前不久,大爷过世了。爷爷急忙赶了过去,看着他棺材里的兄弟,他哭了。那是我看见倔强的他,在姑姑走后的第一次流泪。毕竟谁能体会到他心里的痛。中年丧女,老年丧兄。望望在人群中的那个秃顶,后面的头发苍白,仍穿着那件黑色外套,背因为受过伤而微驼的那个老人的背影,再看看与他同辈的,也已头发苍白。我猛然发现:他变老了!
那个曾经让我依靠的背影,在慢慢变老,而靠在背影肩膀上的我在慢慢长大。刹那间,世界没了声音,只有我那晶莹的泪珠,落在了地上。
三
清洁工的背影
樊芷瑄
在我们的生活中,有着许许多多的背影,父亲的背影、母亲的背影、老师的背影……而今天,我要写的是别样的背影,一个默默为社会付出的人——清洁工的背影。
记得小学时,我们学校的厕所后面有一个垃圾池,垃圾的存储、分类、清理都在那儿进行。垃圾池中的垃圾繁杂多样,有七零八碎的纸片,有五颜立色的食品包装袋,各种水果皮,灰尘、泥土、碎石,还有不堪入目的厕纸……这些垃圾堆放在那儿,臭气熏天。到了夏天,更是引来了不少游客——苍蝇、蚊子。
这些垃圾堆放在那里是不行的。于是,我们学校请来了一个“清洁工”大爷。
这位大爷身体微胖,嘴上长着射向四面八方的胡须。他穿着朴素,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淳朴的中国农民。
冬天的早晨,天蒙蒙亮,他就拿着铁铲,大尼龙袋子踏进了这所“洁净”的校园,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。因为那时我们起得早,所以往往能看见他拿着工具,穿着大袄走进校园时摇摇晃晃的姿态。我们不喜欢互相谈论他,但是我们看他时的眼神都是鄙视、嘲讽,因为在我们看来这种工作是一点儿也不体面。
工作并不是轻松的,小费也不是好赚的,要知道,垃圾池里可都是垃圾——垃圾有什么好货色呢?它们时时都散发着恶臭,肮脏的嘴脸总露出阴险的笑。老大爷一人要将这么多的垃圾分类处理,实属不易。可老大爷确依然不怕脏,每天不慌不忙的走进垃圾堆,慢慢地弯下腰,把垃圾一个一个捡起来分类。
夏天,天亮得早,我们就很少见到老大爷进校时的可笑身影了,只是偶尔见到他在夕阳中摇摇晃晃的身影。
等到我六年级开学,我们就再也没有看见过他,也许是因为他年事过高不干了吧,也许他也觉得这份工作不怎么体面吧。这一切,我们都无从知晓,只是在我们倒垃圾时总能想起他,思念中还带着一丝丝的愧疚。
在小学,我是班上的生活委员,所以每次放学后的垃圾都是我倒,当我看见那个垃圾池时我的脑海里,会不禁印出老大爷捡垃圾时的背影,他是那样的认真、淳朴,每当我想到此,滚烫的泪珠就在我的眼眶里翻转着。
四
他的背影
万雅琪
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背影久久不能忘怀,而我对他的背影,也从没有抛之脑后。
他是我老家的一位邻居,年龄已过八十,与自己的老伴相依为命,靠着养老金和一块菜地生活。这位老爷爷并不讨喜,做了许多让我和伙伴们厌烦的事,我们还给他取了个外号——“丑老头”!
究竟怎么令我们厌烦呢,例如:当我们晚上回家过晚他便指着我们大骂“没有安全意识”,去玩水了便和家长告状,跑远儿点便揪着我的耳朵让我们回去,下午吵着他了,便晚上放广场舞吵我们,捉弄下他,便拿只假老鼠来吓我们……每次这样做时,看着他精神抖擞洋洋得意的背影,我与伙伴们便会对着背影,像只猴子般,朝他做鬼脸,吐舌头,且那怨恨的眼神想把他一刀捅死,好不解气!回头想想,那时还真是太不礼貌了!
还记得有一次,我去楼下丢垃圾,我优哉游哉走到楼下,“咣”地一声垃圾袋本应犹如篮球一样扔进球筐,可惜技术还是不太好,我没扔中,可我并不准备将它放入垃圾桶,而是拍拍手回家。突然,我听到了几声咳嗽,我便知“丑老头”散完步回来了。我正准备以豹的速度冲上楼,却被一句气急败坏的话拦住了脚步∶“哪个不懂事的!乱扔垃圾!”话落,我的脸便红得像苹果,恨不得钻个洞缩进去。回头悄悄看一看,看到的是他的背影,这条街老头儿的腰不好的事妇孺皆知,可如今,他却拄着拐杖,背微微一驼,两脚扒开以一个很奇怪的姿势去拿垃圾袋。见他那只历经沧桑的手颤抖着拎起垃圾袋,腰也如电影片中的慢动作一样向后倾,双腿抖擞着,终于垃圾袋被扔进去。明明只需几秒钟的动作,他却花了将近两分钟。看着那矮小又高大的背影,我不禁有些感动、敬佩以及内疚。
没过几个月,老爷爷的老伴去天堂了,整个小区都带着悲伤的气氛,那几天也是持续不断的雨,乌云也笼罩着整个天空。当我再看见他时,他的背更驼了,没有活力,面黄肌瘦,双眼红着,犹如一只小兔子。当他看见我,便走过来,用手轻轻抚摸我,说∶“娃子,要好好读书,别太淘气!”说完便慢慢离开,他的背影沧桑可怜孤独。似乎拐杖也支撑不住他。想到那几句话,我既难受又内疚,不禁泪落连珠。
他的晚年如夕阳一般,安静祥和,又带着孤独。他的背影,令人无法忘怀,无法快乐。我永远记得那带着白花胡子,穿着布衫,拄着拐杖,带着严肃,慈祥及爱家园的他。
五
模糊的背影
万雨默
清晨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房间,正准备背上书包的我,无意间瞟了眼桌上已积了一层灰尘的日历,今天竟是她14周岁的生日。细想,她已离开一年多了。在我有限的视线中,我看见了她那模糊的背影。
她是在四年级的时候转来的。那年夏天,她穿着一袭白色长裙,在朦胧的云雾之中,飘进了我的生活。这使我误以为她是天上的仙女儿。
她是我第一个女同桌,她不太爱笑,据说是怕别人看见她的牙齿,她害怕别人嘲笑她的“钢牙”,我那时不懂,便随口问了她的“钢牙”?她涨红了脸,好似晚霞的颜色,半晌也没有答复我,一问同学才知道了原委我连忙去道歉。
哪知,她竟只是轻轻地摇头,这时,我才真正看见她的笑容,那决不是伪装的笑。那笑,带着她的宽容与友善,我的泪开始在眼中打转着,不知为何?那时真是太天真!
此后,我们渐渐从同桌成为要好的朋友,她也因此爱笑了些,说得话也比以往更多了,对于她的这些改变,我很是替她开心。
转眠小升初临近,她却一点也不急躁,中午时,我做题目,她忙着看课外书,那些题目太多,太难了,得想上一小会儿才可完成。她便又忙着为我讲题目,我那时真是天真过分,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,非与她辩一辩不可,但她总是从耐心劝导着我,这时,我总会看到她读书和想题时微躬着的背影。
她总会在考试之前鼓励我,为我加油,虽然我的成绩比不上她那样的优秀,但每次只要想起她考试前鼓励的话语,便浑身上下充满了信心与干劲。
还有一周就要面试的我忧心忡忡地找到她,询问她应该如何应对,她让我座在椅子上,假装我是“老师”,而她是参加面试的学生,她面带微笑地走进房间,严肃地鞠了一躬,准备自我介绍……完毕后,我又看见她那有些模糊的背影在阳光下轻轻地摇晃着。
毕业的时候,她告诉我,她将随父亲一同回福州了,她将在那儿念中学。她边说声音边低了下去,带着些许哽咽,我看见了她眼中闪烁的泪光,我的泪也不住地要流下来了。这一别,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啊!我撑着伞,望着她走出去,她走了几步,回过头想说些什么,却什么也没说,等她模糊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群中,我的眼泪便又来了。
初一刚开学时,她写了一封信给我,叫我不要担心她,在初中要好好学习,多交几个朋友... ...在晶莹的泪光中,我又看见她雨中的模糊的背影来,真想再与她见上一面!
六
永恒的背
周皓天
转眼间,我已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了13年,而我最难以忘却的,便是父亲的背影。
小时候,总觉得父亲的身子是最高大的。那时,我们一家去爬三清山,父亲把我从山底背到山顶,一下都没停过,那时正赶去看日出。一到山顶父亲便将我放下,我一下坐在父亲身后,父亲便倾着身子靠在石栏上,似毫不费力的样子,带着期待地语气说道:“小天天,太阳公公要出来了哟!”我便开心的拍手,傻傻地笑。
太阳逐渐露出了影,似倒挂在天上的一条河。慢慢地,河变圆了,成了大火球。阳光照射在这渴望光明的地方。此时,我才看清父亲——父亲满脸都流着汗,衣服都湿透了,但父亲脸上却未显劳累,平视前方。阳光伸出手,向他献上温暖,此时的父亲显得异常的高大、挺拔。
当时的我在这高大的背影下,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。
过年了,因特殊原因,父亲不能与我和母亲一同回四川过年。
在飞机场时,父亲一直嘱咐母亲,一定要把我照顾好。也怪我当时太聪明了,父亲说到一半我就插嘴道:“好啦,不用说啦!妈妈都知道啦!”只留下父亲的无奈。
快安检了,父亲不能再跟进去了。只好与父亲道别。父亲握住我的手,平时他那大而有力的手,此时却如此温柔。父亲似有许多话想说,却只道了一句:“到那电话联系,一路顺风,先走啦!”待与母亲道别后便转身离开。
父亲穿着黑色大衣,双手插在兜里,走起路来一摆一摇,腿像是没力一样弯曲着(略有一点弯曲),在这个人山人海的机场,父亲的背影却格外清晰,不会看走眼,这黑色的背影在人群显得越来越小,在消失之际,忽然停了下来,转过身来······
六年级那年,家中光景很是不好。旧车坏了,新车也被挂,工作压力大,回家还要被母亲数落。
那天,待父亲把我的书包背回家,我便开始做功课。可惜我当时头脑太不灵光,竟一道题都想不出来,父亲见了,开始便耐心教我,可不够聪明的我却听不懂。父亲一气之下地把书一扔,想训斥一番,脸上怒气三丈,眉头皱成一团,咬牙切齿,却道出一句:“你······再想想。”便离开了,我当时一愣,竟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父亲站在窗前,抽着烟,平视前方,幽黄的灯光映在他饱经沧桑的脸上,不知不觉中,父亲的背影没有曾经那样高大、挺拔了。父亲的背略驼,肤色也黄了许多,这时我才发现父亲变老了。
直到那时我才知道,原来父亲是会渐渐老去的,父亲的目光和叮嘱将伴随着我渐渐成长,同时也让我学会一种品质——坚忍。
父亲的背影伴随着我们走向天之涯、海之角,走向时间的最深处——永恒。
七
母亲的背影
周江慧
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令他潸然泪下,而我母亲的背影也同样让我难忘终生。
记得小时候,我上幼儿园时,天逐渐转凉,母亲让我加衣服,我不加,便穿着单薄的衣服出门了,接下来一天都冷的发抖。
等到放学,我看着秋风瑟瑟的街道踌躇,不知该如何踏上去迎接风的洗礼。
这时,母亲出现了,她看了看我,眼中溢满了心痛和责备。她不由分说地给我套上外套,然后转身,叫我回家。
我慢慢地走在她背后,去不经意地瞥见她绷直的背像在隐忍着什么,直到如今才明白,那是对挚爱之人忍不住的责怪和心痛在作斗争。
待我稍长一些,知道如何与她闹脾气了,便日日如长齐了指甲的猫般,见谁都张牙舞爪,而闹完了脾气,就雄纠纠气昂昂、十分壮烈地趴在桌子上泪流成河。
每到这时,母亲总是找到我,用纸巾轻轻地拂去泪珠,好像那是珍珠一般的人间珍宝般轻柔。她的动作伴随着一股清风,夹杂着母亲身上特有的栀子味的清凉,就像大兴安岭的冬,让人并不觉得冷,而是炎热中吸进一口清凉的风,在肺中荡着。
母亲转过身去,肩膀微微在抖动,我突然发觉,哦!那时的我真的太聪明了,居然总觉得母亲是不需要关心的,她是可以任由我撒气的。然而,母亲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,如何经得起如此激烈的反抗?
白驹过隙,转眼我已上初中了。最近,我留在学校写作业,母亲发短信催我下楼,我却听老师说有吃的而迟迟不肯下去。
待吃完了,已过了20分钟许,我冲下楼,看到了在楼下等待已久的母亲,她沉默着看向我,一言也不发。
我坐上车去,盯着那令我感动至深的背影,惴惴不安,害怕这暴风雨前的湿闷。
母亲终于开口了,却都是温柔的:“都这么晚了,我们都在等你吃饭呢。”
我因为贪吃,全然不顾母亲饥饿的胃。我的泪刹那就同断线的珍珠般滚落,被吹散在风中,原来,击垮人心的,从来就不是什么伤痛化作的枪林弹雨,而是在长途跋涉中突然伸出的一只手,对你说:“回家吧!”
我抱住那令我落泪,却已日渐苍老的脊背,却抱不住那钝刀子般的时间,它已经在这背影上刻下了抹不去沟壑。
母亲,你的背影,永铭我心!
八
父亲的背影
李依文
有人说,父爱是书,因为他深沉;有人说,父爱是大海,因为它浩瀚;有人说,父爱是百合,因为它温馨;但我要说:父爱是山。
人可以忘记一切,唯独不能忘本。我是一个平凡的人,平凡的超乎平常。
生活中有很多感觉,淡淡的,幽幽的,只在不经意间给你暖暖和抚慰和滋润。譬如父亲的严厉,对于初成长的我,似遇难的水手望见救生船;似饥渴难耐的迁徒者见到甘泉;似浪迹天涯的游子故土重归。
忘记了是什么时候,我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父母是我成长路上的太阳,更是我最初的感动。无法忘记那一幕幕足以让我记忆一生的画面,它凝聚着父母的血与累。
无法忘记电闪雷鸣的清晨父亲飞快的骑着电动车送我上学;无法忘记烈日炎炎下父亲奔波于生计繁忙的身影;无法忘记父亲愁容满面的表情,更无法忘记为生活变得呆滞的神情和残留在眼角的鱼尾纹。
学生互学生互评瞬间评瞬间
文稿来源:彭晓萍
图片来源:彭晓萍
图文编辑:刘苹